“我始终认为,我们这个团队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每当设计出受到大众认可的电梯时,都会让我很有价值感。哪怕过程很艰辛、遇到很多困难,但我坚信,只要整个研发团队冲在前面,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今年,闵行区浦江镇的上海爱登堡电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梯研发部,获得了2024年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荣誉。
自2015年成立以来,这个由12名成员构成的团队,展现出非凡的研发实力和卓越的创新精神。在过去5年里,该研发团队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潘阿锁的带领下,完成了40多项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项目,其中20余项获得闵行区专项扶持资金、1项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团队成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2篇论文,获得28项专利以及5个国际发明金奖。
公司首席技师、高级工程师潘阿锁作为研发部团队代表表示,荣誉是对过去成绩的认可,其中包含了每位团队成员的辛苦付出,接下来要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传统电梯的运载能力受到轿厢大小和载重限制的影响,经常面临等待时间过长、运载能力不足等问题。
“我们要做就做行业里的招牌项目!”潘阿锁立志要研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层轿厢智能电梯。他带领团队深耕电梯研发领域,其中最为突出的成果之一是完成层间距可调节双层轿厢智能电梯的研发。
双层轿厢智能电梯在原有一个轿厢的基础上,在井道中再增加一个轿厢,一次运输双倍客流,既减少乘客等待时间,又能节省建筑空间。经过各项测试,潘阿锁带领团队解决了在层高不同的大楼间使用双轿厢的难题,对国内电梯行业来说,是一次非常大的突破。
此外,爱登堡研发团队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结合信息通信、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传感检测等新技术,研发出了人工智能绿色曳引驱动乘客电梯,具备与人类智能(视觉、听觉、感知、决策、交互、语言、执行)相关的功能。
传统客用电梯发生故障时,往往需要维修人员实地查看、分析问题,再折返回去拿维修材料,但人工智能绿色曳引驱动乘客电梯通过自检测自诊断,将维保信息通过远程大数据网络,发送给客服中心和维保人员,客服中心工作人员提前预知故障点及所需备品备件,督促维保人员及时对存在潜在隐患的电梯进行维护保养,降低故障发生率。经对4000多台电梯的数据统计发现,增加智能化功能的电梯,年平均故障次数由原来的每台3次降低至低于1次。
普通电梯具有固定的开关门时间,易出现电梯不等人、厅门撞人等现象,而以爱登堡开发的人工智能电梯为例,当厅外有人面向电梯门移动时,系统判断该乘客有乘梯趋势,电梯便会自动延迟关门,或在关门过程中立即开门等待乘客;当厅外没有人来乘梯,电梯会立刻关门,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提高电梯乘运效率。
另外,当普通电梯轿厢面积被占满、但重量未达满载时,电梯仍会响应外呼指令,造成层层停靠的低效率;而爱登堡人工智能电梯可以精准检测轿厢被占面积,直接让电梯进入满载直驶状态,不再响应其它层的外呼指令,提高乘运效率。这项技术对医用电梯非常必要,可为病人赢得更多抢救时间。
潘阿锁直言,团队每天都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度过。最困难的时候,他们总会以老一辈劳模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精神来激励自己。“我将不遗余力将专业技能、理论知识传授给徒弟,为社会、为国家输送更多技术人才。”
“不知道是不是一种特别的缘分,闵行地图形似‘钥匙’,而我叫潘阿锁,就好比一把钥匙开一个锁。”潘阿锁说:“我想我是幸运的,大学毕业后来闵行找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在上海成了家、有了孩子、落了户,也感慨闵行区浦江镇日新月异的变化。现在我家离地铁站不到5分钟,家附近有3家三甲医院,道路也更漂亮了。”
弘扬劳模精神、带好徒弟、电梯安全知识普及……对于自己的工作,潘阿锁有太多故事想要分享。当被问及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时,他停顿了几秒:“我很感谢我的妻子放弃了自己喜爱的医疗工作,全心全意地照顾家庭,正因为她的理解,我才能心无旁骛地做好研发。”
爱登堡电梯研发团队是闵行区众多研发团队的缩影,他们以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让劳模精神代代相传,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